招生宣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数艺 >> 招生宣传 >> 正文

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宣传手册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9日    |     阅读量:  


学校简介

西安邮电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西邮(XUPT)”,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国家信息技术特色最鲜明的“四邮四电”八所高校之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是陕西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和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凝练形成了“爱国、求是、奋进”的西邮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西邮精神,遵循“教研统一、开放办学、人文与科学并重”的办学理念,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


数字艺术学院


数字艺术学院成立于2009年6月,拥有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由于学院教师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艺术教工党支部是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由省级教学名师、“四有”好老师、巾帼标兵、双创教师等多结构、高水平教师组成,形成了数字媒体艺术、融媒体设计与制作、数字品牌设计与广告传播、新媒体内容创作、新媒体运营等学科方向及专业团队。


目前学院设有影视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系、网络与新媒体系、数字媒体技术系、未来影视技术实验中心等教学机构,以及中国(陕西)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陕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智能媒体陕西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陕西直播产业研究院、西安市虚拟现实沉浸式拍摄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



undefined



国际化、年轻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院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校企共建研究基地,形成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包括一批广电、新媒体领域的一线从业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探索了一条产教学研用的教学模式。截止2025年4月,数字艺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9,高级职称及博士31人,校外双聘教师72人


校内研究生导师:


undefined



校内导师具体信息请前往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官网或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查阅。


部分行业导师:

西影集团一线视界(西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涛

西安市高新区姜志鹏艺术工作室音乐监制 姜志鹏

陕西实验话剧院艺术处主任 高波

西安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编 杨晓明

陕西广播电视台资讯中心编辑部副主任 赵威

………………


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undefined



注:以上目录供参考,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以当年发布为准。

研究生学费、奖助与生活

奖助体系完善

根据《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实施办法》,我校为研究生设立了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旨在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同时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助力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研究生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旨在奖励表现特别优秀的全日制研究生。申请者需具备优异的学习成绩、显著的科研能力、突出的发展潜力,并诚实守信。该奖学金每生每年2万元,每年评审一次。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由学校统筹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立,用于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该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具体奖励比例及标准如下:


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占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人数的10%,每生每年1万元;


硕士研究生二等奖:占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人数的20%,每生每年0.5万元;


硕士研究生三等奖:占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人数的40%,每生每年0.2万元。


研究生助学金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


“三助”津贴

学校设立研究生助管、助教、助研岗位,并提供相应的“三助”津贴。每年学校按照每生200元的标准预算专项经费,纳入助学金专用账户,并依据相关规定发放。


生活无忧

为助力研究生们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与学习生活,我校精心打造了全方位、高品质的校园环境与配套设施,致力于为每一位学子提供舒适、便捷、高效的学习与生活体验。

1.优越的住宿条件

研究生宿舍均为4人间,配备独立卫生间与空调,每栋宿舍楼均设有公共浴室,且24小时供应热水,确保学生在校园内任何角落都能安心思考,无后顾之忧。


2.完善的体育设施

学校拥有功能完备的体育馆与运动场,涵盖各类运动项目设施,且全部免费向学生开放,充分满足研究生日常锻炼与休闲娱乐需求,助力学生保持健康体魄,平衡学习与生活。


3.便捷的交通出行

校门口即地铁站,且在建的15号地铁站将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此外,学校周边公交路线丰富,包括600、616、324、320、322、166等多条线路,方便学生前往城市各处,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日常出行都极为便利。


4.丰富的餐饮选择

学校周边餐饮资源丰富,校内食堂提供多样化的菜品,兼顾多民族学生的饮食习惯,饭菜经济实惠且干净卫生。同时,校园毗邻两大购物广场,为师生的日常生活与购物需求提供极大便利。


5.便利的生活服务

校园内设有购物便利店,大型超市距离学校仅一步之遥,满足学生日常购物需求。快递点遍布学校东西区,距离宿舍与生活区极近,学生下楼即可收取快递。生活区内还设有理发店,方便学生日常生活。


6.高速的网络覆盖

校园网络覆盖东西校区,实现5G网络全面覆盖,网速快且稳定,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在线学习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学生能够高效获取各类学术资源。


7.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为学生提供了宁静、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激发学术灵感。



undefined


学生公寓——内设独立卫生间


实践环境及科研平台

学院具备卓越的专业教育硬件设施,为研究生培养与学科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学院建有国内领先的广播电视拍摄与实验设备,涵盖网络直播联合实验室、影视特效拍摄机器人、5G/4K高清转(直)播车、创维8K超高清拍摄实验室、虚拟演播室、数字音频实验室、数字调色实验室、短视频创意工作坊、影视拉片实验室等多元专业实验室。这些先进设施不仅满足了日常教学需求,更为学科研究及项目应用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撑,助力学院成为“中国(陕西)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为研究生的学术探索与实践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



undefined



学院紧密围绕国家新兴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致力于培养传统与新兴领域广播电视艺术专业人才,建有多个科研平台:

1.智能媒体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2.中国(陕西)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

3.陕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4.“彩虹唐”儿童影视研究中心

5.西安市虚拟现实沉浸式拍摄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陕西省直播产业研究院

7.陕西省农民画数字化研究中心

8.丝路融媒体研究中心

9.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产业研究中心

10.航空摄影应用研究中心

11.陕西省人民防空智慧宣教与研究中心

…………

案例:

“彩虹唐” 儿童影视研究中心为例,该中心致力于专业儿童电影拍摄,参与制作了儿童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美术老师的放羊班》等。2024 年 “六一” 儿童节当天,《树上有个好地方》和《树上有个好地方 2:美术老师的放羊班》在央视 6 套播出。


其中,《树上有个好地方》曾荣获多项大奖,包括 2023 年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奖、第三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提名奖、第八届中国影视 “学院奖” 最佳剧情片奖、第 27 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新片展推荐,还于 2019 年 6 月入选美国布鲁克林国际电影节、第十五届韩国釜山亚洲青少年儿童电影节、瑞典马尔默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影展。



undefined



在学研究生成果一:学术报告

目前学院两级在校研究生自入学以来,活跃在全国各类学术论坛上,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学院新锐学者论坛、中国电影伦理学论坛等高水平学术平台。研究聚焦影视理论和伦理、融媒体传播、跨文化影像等前沿方向,通过参与全国性学术交流,强化理论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发展。论文成果体现了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与学术深度,为专业建设注入活力。


l24级研究生丁芊羽、黄鑫同学参加第九届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论坛



undefined



l23级研究生王妍参加第六届“青年与影像·电影的跨界与未来研究生学术会议



undefined



l23级研究生苗婧懿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融媒体与国家治理论坛



undefined



l23级研究生夏一铭参加第七届中国电影伦理学学术论坛汇报



undefined



l24级研究生姚心圆论文入选第二届世界儿童电影年会学术论坛



undefined



在学研究生成果二:竞赛获奖

目前两级在读研究生,已获得大学生专业竞赛目录内竞赛国家级奖项100余项,涵盖数字媒体艺术、智能影像技术、跨媒介叙事等领域,作品融合技术创新与艺术表达,展现了突出的实践应用能力。竞赛成果印证了教学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提升了学生在影视创作、技术研发等领域的行业竞争力。


(部分获奖证书)



(上图:24级研究生作品《生生不息》荣获“2024ICCI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电子文创剧场最佳艺术奖)


在学研究生成果三:社会实践

学院推进产学研融合,组织研究生赴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西安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实践,深度参与长安乡村振兴项目。通过行业调研、节目制作、直播运营等实践,学生将学校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能力



undefined




下一条:数字艺术学院赴宝鸡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关闭

Copyright © 2019 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9-88166137 | 邮编:710121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