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渭南师范学院主办的第二届陕西省特色文化资源动漫化与影视创作研讨会在渭南师范学院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省内多所高校及文化创意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与师生,共同探讨陕西特色文化的数字化、动漫化与影视化创新路径。
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闫兴亚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题为《“艺工融合”工科高校戏剧与影视人才培养实践与改革》的专题报告。闫兴亚围绕数字孪生、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XR大空间交互等前沿技术展开深入分析,系统梳理了数字媒体技术在内容生产、创意传播与沉浸式体验中的发展趋势。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度融合,数字艺术创作正迎来以“智能生成、实时交互、全景呈现”为特征的新阶段。
在报告中,闫兴亚结合多个国内外典型案例,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产区、虚拟展演与城市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成果;同时从教育与产业结合角度,提出了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在跨学科融合、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新思考。他强调,高校应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推动数字艺术教育体系的更新与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研讨会结束后,闫兴亚还应邀参加了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学院《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他从数字艺术专业建设与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前沿的角度出发,对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提升、产学研协同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本次研讨活动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加深了对数字媒体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认识,对推动陕西高校数字艺术与传媒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