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学生明晰保研路径、破解备考困惑,10.23日,数字艺术学院在fz642教室开展了保研经验座谈会。数字媒体技术教师景阳,孙维彤,网络与新媒体教师王佩,以及网络与新媒体2301和数字媒体技术2301部分同学和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座谈会邀请了网络与新媒体22届学生李艺文,围绕保研全流程展开分享。

座谈会开始,李艺文结合PPT内容,从保研硬性门槛“无挂科、综测专业前50%、英语四级≥425分”切入,详解了本校“必修课加权成绩占90% + 附加分占10%”的成绩算法,强调学科竞赛、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附加分的重要性。

针对“夏令营、预推免、九推”的时间线差异,李艺文用表格清晰对比三者的申请时段、考核形式与录取概率,提醒同学们“夏令营侧重提前锁定offer,预推免竞争更激烈,九推需抓住补录机会”。
在时间规划板块,李艺文以“9.4-9.16”关键期为例,建议大家每天分配2-4小时填报2-3所院校、6-8小时分专题学习专业课、1小时打磨个人资料与面试练习,“9.15后需每日开展模拟面试,提前适应考核节奏”。

关于专业课学习,李艺文推荐了《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等核心教材,并分享“前期系统精读、后期分专题突破”的方法,同时推荐“爱传播”“新传保研木屋”等优质学习平台与公众号,助力同学们精准把握考点(如平台社会、新兴技术、国际传播等热点方向)。

谈及复试考核,李艺文拆解了“面试(中英文自我介绍、抽题作答)+ 笔试(专业论述题)”的形式,强调“大部分985与部分211院校会设置笔试,需提前针对性准备”。对于同学们拿到的多所院校offer(如南京师范大学国际传播、暨南大学智能营销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新闻实务等方向),李艺文建议“结合个人研究兴趣与院校专业特色,优先选择导师资源、学科实力匹配的院校”。

座谈会特设提问环节,同学们围绕“填报院校数量”“复试核心问题”“保研与考研复试差异”等痛点踊跃提问,学姐逐一细致回应:
院校填报数量:“预推免阶段可同时填报多所院校,结合自身实力与院校层次,建议‘冲、稳、保’搭配,每天重点攻坚2-3所,避免精力分散。”
复试问题核心:“复试聚焦‘专业知识应用、科研潜力、个人规划’,需提前梳理学术经历、思考‘为什么选择本专业/本校’等开放性问题。”
保研与考研复试区别:“保研复试更看重本科科研成果、学科竞赛与专业素养的长期积累;考研复试则侧重对初试知识的深度拓展与应试能力,两者考核逻辑与准备重点有所不同。”

此次座谈会不仅为数字艺术学院学生搭建了保研经验交流的桥梁,更让同学们在政策解读、规划制定、复试技巧等层面收获启发。李艺文学姐鼓励学弟学妹:“保研是一场‘长期主义’的修行,唯有坚定目标、系统准备,方能在机遇来临时牢牢把握,驶向理想的学术彼岸。”
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干货分享活动,助力更多学子在保研、考研等升学路径上稳步前行,书写青春奋斗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