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0月13日下午,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非遗传承人李小锋教授受邀来校,作题为《中国戏曲美学个性》的美育专题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党委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科研处、数字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承办,长安校区东区相关学院教师及本科生、研究生代表400余人聆听报告,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闫兴亚教授主持报告会。

会前,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秦安会见了李小锋,对李小锋教授来访交流传经送宝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坚持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从“数字+艺术”视角,运用数字技术创新艺术美育传播,让现代技术加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价值,吸引更多青年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随后李小锋教授参观了数字艺术学院数字艺术创意实验室,沉浸式体验了MR文物走廊科研成果,在“虚实交融”创新范式中感受古今对话。
报告会上,作为中国戏曲学院首位秦腔研究生,李小峰教授结合五十余年学习实践与艺术创作经验,围绕读书与品德修养、秦人与秦文化、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美育与身心素质展开分享,用“厚德载物”“海纳百川”强调读书的意义、坚持学习的品格,提出“内心善与宽厚是最好的‘化妆品’与‘营养剂’”。他通过分享秦腔在欧洲演出、传播传统艺术美育的经历,结合自身创作改编《人面桃花》《游子吟》《我的家乡在陕西》等曲目,运用戏曲艺术唱、念、做、打的生动方式,教育引导同学们通过多读书学习夯实文化底蕴、提升品德修养,感恩父母养育、老师培养,勉励同学们在传承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跳出城墙思维,站在秦岭之巅感悟陕西历史文化之美,用实际行动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在万物互联时代浪潮中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创造力,努力在信息领域探索中寻找一片自己的天空。

整场报告以激昂幽默的语言风格,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深刻阐释了艺术与美育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美育温度的知识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