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数字艺术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教师吉璇与2025级学生一同前往西安外国语大学翻译与国际传播学部,参加“社交媒体企业实验班”分享交流会,2025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尹梦瑶、周一心将作为兄弟院校旁听生,加入本次社交媒体实验班的系列培训。此次活动由西安外国语大学翻译与国际传播学部教师李薇(抖音@vivi老师啊/全网粉丝100W➕)组织策划,并特别邀请到张之昊(抖音@之昊will/全网粉丝1000W➕)、马旭升(抖音@FLY詹/全网粉丝50W➕)、任志鹏(抖音@任志鹏啊志鹏/全网粉丝40W➕)三位在新媒体运营领域表现突出的校友,他们结合自身运营经历,就新媒体传播与运营实践、个人成长发展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分享。
教育领域创作者张之昊(@之昊will)从自身经验出发,认为“打造个人IP”是新媒体时代的关键能力。在算法和热点以指数级迭代的当下,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内容的主角,而非仅仅是旁观者。但个人IP的成功转化并非完全依赖于外在条件或制作精度,更是为了听“我”的观点、感受“我”的个性、参与“我”的成长,所以传播内容要倾向展现真实且独特的生活态度,在“我”与粉丝建立的独特情感连接中引发受众“共鸣”。
广告文化创意创作者马旭升(@FLY詹)认为,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剧烈变革,传统广告行业正面临转型挑战,甚至自己曾经就读的专业也已停止招生。面对职业发展的瓶颈与困惑,他借助“自媒体+”思维,围绕垂直领域专业度、传统广告创意度、深耕内容价值密度,探索出符合自身人设及专业领域的自媒体内容框架。在内容创作中,他融入对新媒体传播逻辑的深刻理解,以创新方式延续了对广告学的热爱。他总结自己的成长动力源于“兴趣”,并鼓励学生们拓宽思路,坚信“自媒体可以呈现为任何你想表达的形式”。
新媒体运营策略及增长博主任志鹏(@任志鹏啊志鹏)在知识付费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建议自媒体运营新手应从用户关注点切入,精准定位传播内容的方向。在账号起步阶段要勇于探索,清晰描绘用户画像,才能更快找到突破口。对于刚入学的新生,他建议“做项目,而不只是做具体事物”,即在更开阔的实践场景中锻炼综合能力,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
在交流会的最后,李薇老师勉励同学们积极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在不断实践中探寻属于自己的自媒体表达方式和个性化成长路径。对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而言,此次分享交流会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感知,将模糊的职业前景转化为清晰的成长路径。不仅是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迈向未来职业生涯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