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手作之美:从自然到艺术的创造”美育教学实践活动在长安校区西区B101顺利举行,公共艺术教研中心主任蒙晓华、美育教学团队部分教师及2025级部分本科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数字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研中心教师王枝冉主持。
活动聚焦“自然与艺术的融合”,设置植物拓印、水拓丝巾两大传统工艺体验环节,让学生在亲手创作中触摸美、创造美。植物拓印环节里,同学们先跟随教师学习叶片摆放技巧与敲击力度控制,随后走进校园甄选形态各异的叶片。在树荫下、草坪边,大家仔细比对叶片纹理,有的选择单片大叶片突出轮廓,有的组合多片小叶片营造层次感。回到教室后,在教师指导下,用锤子轻敲叶片,将自然纹理与鲜活色彩完整转移至白纸上。清脆的敲击声中,普通纸张蜕变为承载自然印记的独特作品,每一笔纹理都彰显着生命的韵律。水拓丝巾环节更添创意趣味,特制水面上,颜料滴入即扩散成绚烂花纹,同学们或用工具勾勒、或轻吹水面,让色彩在指尖“舞动”,最终将千变万化的图案定格在丝巾上,打造出专属的色彩艺术品。
本次美育教学实践活动,不仅通过传统工艺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更让“美在身边”的理念深入人心——美藏在叶片的脉络里、颜料的晕染中,也藏在亲手创作的成就感里。活动为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注入艺术活力,更在其心中播下审美与创造的种子,这种在实践中培养的审美能力,将成为伴随成长的珍贵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