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5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生指导教育会暨本科生导师双选会顺利举行。本次会议围绕专业认知、师生交流与新生融入三大目标,旨在帮助新生深入理解专业内涵、顺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会议伊始,网络与新媒体系系主任常嘉玲为新生系统介绍了专业基本情况。她从培养方案出发,阐明本专业以“艺工交融”为特色,聚焦网络视听内容创作、新媒体营销、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三大核心方向,并通过“一核心、三阶段、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她还分享了往届毕业生在媒体机构、党政机关、企业等单位的就业情况,以及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典型案例,帮助新生直观把握专业发展前景。此外,常嘉玲详细解读了导师制的实施目标,强调其“因材施教”的核心价值,指出导师将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职业规划与实践支持等全周期帮助。

在随后举行的本科生导师双选会环节,多位专业教师分别就各自研究方向进行介绍,为新生选择导师和规划学术路径提供参考。王之璞和强立横老师聚焦于全媒体时代的创意传播内容生产、影视创作与批评、图片摄影及影视美学领域,从审美价值与时代需求出发,阐释如何通过影像叙事实现价值传递,为有志于视听传播的同学提供专业引导。吉璇老师的研究方向涵盖网络传播理论、数字社会治理、技术伦理、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以及新媒体直播与运营(包括IP孵化与创意策划等),既从理论层面剖析网络传播机制,也结合实务案例讲解IP孵化与内容策划,拓展了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交叉探索的可能。董一飞老师则围绕新闻传播研究、风险传播与行为预测、社会心理研究以及中英文论文写作指导等领域,从研究方法论切入,融合跨学科视角,为计划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奠定基础。其他专业教师也分别就其研究专长进行了交流分享,使新生对各研究方向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导师选择与个人成长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次活动通过专业介绍、导师研究方向分享与新生主题班会相结合的形式,为2025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提供了清晰的专业认知与学业规划路径,有助于同学们在导师引领与自主探索中开启目标明确、富有成效的大学学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