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数字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401-2404班师生继续《外光创意写生》课程实践,从岚皋转战安康市,开启“汉江文化寻根与邮政文创赋能”主题调研。课程聚焦“历史符号的当代转译”,通过实地考察、校企对话与设计深化,推动“安康礼物”与安康邮政的设计创新融合,探索数字艺术服务地方发展的新路径。
校企对话:共探邮政文创“在地性”设计
创意写生教师团队师生团队前往安康邮政公司,与文创项目负责人座谈。与安康邮政文创开发团队深入探讨安康地区邮政文创产品开发事宜,助力当地特色文化宣传推广与特色主题邮局建设方案落地。双方围绕文化符号提取、用户需求匹配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实地考察:剖析西城阁主题邮局需求
作为安康历史文化地标,西城阁矗立于汉江之滨,其建筑风格及汉江非遗文化(飞檐纹样、航运历史、龙舟竞渡)为核心。上午11点,崔垚老师于西城阁主题邮局前实地讲解西城阁主题邮局当下设计需求,并为学生解析设计方向,分析如何从建筑纹样、航运故事与民俗活动中提炼视觉元素,将其转化为邮政文创的叙事语言。
学生团队分工,通过摄影、速写记录西城阁建筑细节,并采访当地居民,收集汉江文化、建筑、美食等素材,提炼传统符号并融合国潮美学与现代技术,设计邮政文创产品(邮册、明信片、文创产品等)及数字化界面,主色调选用青灰、赭红等,强调文化符号的现代表达与传播价值。
项目研讨:从文化符号到设计落地
当晚,教师团队对学生日间采集的素材与初步方案进行集中评审。针对部分作品“符号堆砌、叙事割裂”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课程价值:以艺术架起古今之桥
《外光创意写生》课程通过“文化调研——需求对接——艺术创作”闭环,引导学生从历史场景中挖掘设计灵感,以数字艺术赋能在地设计需求。设计不仅是美化,更是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未来,该课程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数字艺术赋能地方发展的多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