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2024级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党员师生们来到中华文字始祖圣地——白水县仓颉庙博物馆,体会中华汉字文化的魅力。

(全体师生合照)
仓颉庙博物馆位于陕西省白水县史官镇,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庙而建立的一座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其中以汉代至清代的仓颉庙碑刻最为珍贵,如《仓圣鸟迹书碑》等,展现了汉字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仓颉庙博物馆不仅是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溯源的精神象征。其文化内涵深厚,融合了祭祀、教育、研究等功能,每年吸引大量学者和游客前来探访,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同学们对博物馆进行拍摄)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被琳琅满目的历代碑刻所震撼,虽然汉字对同学们而言都不再陌生,但是追根溯源,来到汉字初创的地方,看到汉字的变迁历程还是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从古老的碑刻到传统的建筑风格,这些实物展示让师生切实触摸到文化传承的脉络,党员师生置身其中,能直观领略仓颉造字这一伟大创举的遗迹与传说,亲身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博物馆内保存的仓颉手植柏,千年屹立不倒,见证着岁月变迁,也象征着文字文化传承的坚韧。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了解到文字从象形到如今成熟体系的演变,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文化传承链条中的一环,增强了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从而对自身文化根基有更强烈的守护意识,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仓圣鸟迹书碑)
仓颉庙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价值非凡、意义重大,给人以文化的熏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传播文化。于仓颉庙博物馆而言,珍贵的历史遗迹是其价值所在,但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找到其存在价值,扩大影响力,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仓颉庙博物馆负责人樊先生说:“博物馆已与多所高校合作,对重要文物进行了3D扫描和数字化建模,未来会通过数字化方式重现这些珍贵的文化记忆。”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仓颉庙博物馆正以守正创新的姿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这里,文化自信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摸的历史温度、可感知的创新活力,更是每个中国人血脉中永恒的文化自觉。

(仓颉庙博物馆负责人樊先生接受学生采访)
汉字不仅是我们日常学习交流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仓颉庙博物馆每年会专门组织海内外的寻根之旅,包括港澳台学生,韩国、泰国的游客等。此外,为了扩大宣传,他们也尝试在抖音、公众号等平台,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汉字文化,获得了众多年轻人的好评,已积累数万粉丝。未来,他们还会建设汉字博物馆,从汉字的角度去重新解剖仓颉庙的历史和它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党员师生们也表示,将结合本次采访的实践经历,结合AIGC技术和新媒体传播平台,积极进行主题创作,讲好新时代的中华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