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数字艺术学院2024级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深入陕西枣园,探寻红色圣地如何在新时代讲好革命故事。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1943年至1947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居住和办公,领导了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的革命斗争。

走进枣园,一排排窑洞整齐排列,院落干净整洁。讲解员介绍,这里保存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等历史建筑,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在毛泽东旧居内,一张木桌、一盏煤油灯、几本泛黄的书籍,再现了领袖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工作的场景。

(枣园石刻)

枣园坐落于延安这片热土,也承载着厚重的延安精神。同学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行走在这片土地上,追忆着艰苦的革命年代的故事。工作人员齐国安说:“延安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当年共产党人坚守共产主义信仰,面对国民党的封锁与日寇的侵略,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实事求是地制定抗日战略;与群众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大生产运动,战胜物资匮乏的困境。


游客孙瑞先生是一位退休的老党员,自己独自一人特地到延安近距离地感受体会延安精神“和我想象中领导住所的是一样的,看到曾经革命先辈生活住所这么简陋,心里很触动,即使在多方力量的打压下,共产党依旧能够赢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护,最终带领人民走向胜利。”
枣园革命纪念馆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承载地,纪念馆不仅要吸引老同志,更要吸引年轻人。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新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来访的年轻游客表示希望增加更多的新媒体设备比如线上直播互动、虚拟展览互动等形式,以此来丰富游玩体验,能够更加近距离感受历史细节,让游客们更好了解先辈们在枣园的故事,体会延安精神。负责人解娜说,“现在枣园革命基地正在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手段,推动延安精神的传播,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