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与西安大华1935项目团队召开合作研讨会,双方围绕深化推进校企合作、拓展学生实践就业渠道、促进数字艺术深度赋能传统商业转型展开交流研讨。西安大华1935项目原为大华纱厂,始建于1935年。作为陕西省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于2018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大华1935项目商业模式正经历着从传统到数字化的转型变革。

复悦商管西安大华项目总经理韩佳卫,对学院领导及老师们的参观洽谈表示欢迎,并陪同闫兴亚一行参观了西安大华园区,就西安大华1935的历史脉络与改造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品牌影响、项目品质提升、景观空间重构和文化商业氛围营造四个维度,提出双方可着重在课程项目共建、数字文创设计实践、艺术科研项目申报、新媒体内容创意推广、艺术活动赛事共创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校企资源互补与协同创新。

研讨会就深入推进校企优势战略合作展开交流。复悦商管西安大华1935联席产品官班健介绍了该项目的未来布局及战略规划。执行总经理耶潇潇提出体验式消费场景搭建、大型艺术装置嵌入商业景观空间等可行性项目拓展方向。市场推广副总监王丽莉阐述了此次校企合作年度方案及高校创业孵化联动规划,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
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闫兴亚从专业设置、学科优势、技术经验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并表示院方高度重视与西安大华1935项目的合作。他提出,双方可在学生实习与社会实践、博物馆数智设计、商业街区VR景观空间设计、人工智能数字艺术展览、增强现实技术赋能街区改造等方面展开具体合作,同时打造大华工业历史文化主题的美育基地,实现学生实践、就业与项目转型发展的双赢局面。与会教师张克发、王改花、蒙晓华、常嘉玲、李永文等结合学院不同专业优势,围绕系列研学活动、美育实践基地建设、数字景观设计、增强现实技术赋能、网络传播实践、艺术产品IP孵化、数智化文物推广及街区光影展等提出具体合作建议,推动数字艺术赋能传统商业转型与文化互动传承。
此次研讨会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将共同探索数字技术与历史文化、商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推动大华1935项目成为西安乃至全国具有标杆意义的数字艺术与文旅融合示范区。同时,为学院师生提供更多实践与创新机会,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共赢目标。